北汽蓝谷EV技术沙龙在京举行 BE21平台引领高端化发展
3月16日,一场关于北汽蓝谷“EV技术所以然,对话曹琛”的主题沙龙在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ARCFOX SPACE举行。北汽新能源ARCFOX事业部N60项目总PM曹琛,围绕BE21平台的技术优势、应用情况和未来的应用方案,展开了精彩的思维碰撞。
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 αT(配置|询价)车型的电子电气E/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,二是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的平台构架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。据了解,BE21平台知识产权的输出,是我国汽车行业首次技术输出到汽车发达国家,标志着北汽蓝谷平台技术得到国际认可。
在国内,北汽蓝谷的高端车型中,去年10月上市的ARCFOX极狐αT与即将于上海车展发布的ARCFOX极狐αS均诞生于这个平台。正是北汽蓝谷BE21平台的一系列动作,引发了行业内大范围关注,而媒体和业内人士更想了解到,BE21平台究竟存在哪些技术优势,在这个新能源汽车不断变革的时代中,又是如何应对未来发展趋势的。
为什么要打造BE21平台?
汽车产品开发是技术密集型行业,涉及的专业范围非常广,因此开发投入和周期都非常长,为了有效降低汽车产品开发的投入和周期,车企提出了平台化开发的理念。
事实上,早在20世纪80年代,“汽车平台”的概念就已经形成,并在行业内逐渐推广开来,随后又在平台基础上拓展出了“架构”概念,因此在燃油车盛行的时代,诸多车企打造自身平台架构,实现了不同车型产品间的共用。
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,一些车企采用了借助燃油车平台打造新能源车,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。曹琛表示,传统燃油平台和纯电动平台存在实质性的差别,传统油车平台以发动机动力总成为核心进行平台架构搭建设计,而纯电动平台的核心为电池包,整个平台架构都是围绕电池包来设计的,因此两种平台架构存在根本性的差别,在传统油车平台基础上拓展出来的电动车型受原平台架构限制,无法满足纯电动车型的基本需求(如续驶里程和安全性等),导致无法发挥出纯电动技术的优势。而全新电动平台将带来集成度更高、性能更优越,智能化水平更高、里程更长重量更轻的产品。因此,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已经调整开发战略,大力推进全新电动车平台开发布局,传统改良平台属于过渡阶段产品,打造全新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将成为主流趋势。
在发展过程中,北汽蓝谷提前布局,于2016年启动BE21平台开发,几乎与欧洲全新电动平台开发同步。历时四年,BE21平台正式落地,诞生于BE21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ARCFOX极狐αT也于2020年10月迎来上市。
BE21平台技术多项关键指标领先行业
BE21平台能够赋能高端车型并输出海外,足见其技术领先性得到了行业认可。据悉,BE21平台涵盖A、B级多种车型产品线,同时具备提升产品性能、缩短开发周期、开发成本低的优势。
转型
目前,北汽蓝谷基于BE21平台,打造出ARCFOX极狐αT和ARCFOX极狐αS两款车型。与此同时,本着开放共享原则,BE21平台及其具体技术如电子电气EE架构等,北汽蓝谷先后与国创中心、斯太尔美国签署协议,实现技术开源输出与知识产权的共享。由此可见,BE21平台进行开源以及应用到市场的背后是北汽蓝谷以硬件架构为基础,进行生态布局和应用服务拓展的一盘大棋。
曹琛表示,对于北汽蓝谷来说,BE21平台实现技术共享,有利于平台在海外市场的验证,为ARCFOX产品海外出口做好市场验证及市场需求调研。同时,随着其他车企的应用,也提升BE21平台的带宽,增加其车型拓展能力,利于平台技术的升级,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,助力下一代产品的技术迭代升级。另一方面,对于第三方来讲,与传统平台开发相比,平台共享可为第三方车企带来30%-40%的降本,同时分摊平台研发成本,降低零部件的采购成本,并且缩短研发周期12个月,实现较早的现金流和回报。
北汽新能源将积极推进创新化转型,加快由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。并且,除平台知识产权共享之外,在三电技术服务、新能源汽车测试验证、换电业务以及优质产能等方面积极探索新业务与新模式,在加速自身转型的同时,也可以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